一 竹叶青的野心
竹叶青的野心 在于垄断峨眉山优质资源 打造标准化 国际化的茶叶品牌
标准化 既意味着工业化的选材 制作 包装 分级 价格
但工业化如何造就高端 这一点有待商榷
另外还有 碧潭飘雪 万紫千红两个系列(四川的花茶 红茶)这两个版图还待开发 可以作为未来的附加增长点
二 茶叶主观简评
二〇二二年新茶由于冬季雨水多 气温低 成本上涨等因素 品质会比上一年的差一些 而品味等级的茶叶便已折合千元一斤 (高昂的营销 包装 门店费用) 自饮未必明智 送礼倒是不错的选择
个人采用双公道杯冲泡法 开水冲泡 十二秒出汤
嫩板栗香在摇香 润茶 第一泡 第二泡的时候明显 第三泡 第四泡 香气已不足
在滋味方面属于先稍有苦涩 但很快便化开 之后可感受到鲜爽醇厚 饮后生津回甘
第一二泡 可以维持较高的水准 第三四泡 茶汤滋味逐渐下降 第五泡已有水味 失去鉴赏价值
适合一个人喝一下午 或者两人共品茗
杯泡法难度低 艺术效果佳 但是对于名优绿茶来说 这种冲泡方法还是略有浪费
三 冲泡特性
四川的茶叶 总是有着苦清味
香气较低 韵味在于茶汤
竹叶青是低香富韵类型
所以需要高温激发香气
而它特点是先苦涩化开后甘甜
所以不怕短时间高温
但长时间高温 内质会析出过快 导致苦涩
所以要泡好竹叶青
就要短时间高温冲泡并且及时散热
最好的方法就是
双公道杯一个泡茶
然后把茶全部倒在另一个公道杯上的漏斗过滤
另外一杯用作正常公道杯用途 用以分茶
因为漏斗排水快 避免水与茶叶长时间接触
并且漏斗相对面积较大 可以平摊茶叶快速散热
四 曾经做过的那些营销
打获奖牌(宣传各种奖项 但实际含金量不高 )
打科技牌(创新工艺?这个可圈可点)
打明星牌(代言明星是一大败笔 既没有讨好年轻人 还影响了高端形象 得罪了中年主力客户)
打资本运作牌(某十大名茶 某电视台品牌工程 不敢多言 总之这个方式广告费不菲)
打无脑广告牌(新冠喝绿茶 春节送绿茶 电梯广告系列 这个也是一大败笔 属于茶客看了要骂人系列 拉低了品牌形象)
打企业家牌(比较烧钱 但效果不错)
打三大标准牌(标准还是太低 并无独特性 高山 明前 芽茶 真的只有竹叶青能做到?而塑料小袋充氮的赏味期也只有几个月 并非一年)
猜测部分:
打文化自信牌(这个可能性最大)
注:结合春晚作品《只此青绿》已经在做了
打线下门店服务牌(我个人比较看好这个点)
打健康牌(这个可能性也较大)
五 走出四川的困局
竹叶青在未来能否长久维持高端形象?
能否可以找到更多消费者的痛点?
能否将溢价控制到合理方位?
能否长期稳定保持茶叶品质?
注:貌似并没有,今年新茶中掺入了旧茶,对此很失望
是否有可能做迎合更大受众的中高端(中端是重点)子品牌呢?
注:已经在做了:竹叶春——“平价”口粮路线
六 关于包装的建议
竹叶青小袋的塑料袋包装能否换作可降解塑料?
那么高的利润率 这点成本总可以加吧!
全绿色环保包装又一个卖点 你说是不是?
文章有(2)条网友点评
Hello to every one, it’s in fact a pleasant for
me to visit this web page, it contains important
Information.
@ Twicsy 是的,因为是个人博客,所以可以陈述很多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