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内目前唯一一场高海拔的自行车赛事——第二届四姑娘山熊猫大道自行车公开赛,分为“决战熊猫王国之巅”和“攀登布达拉”两个赛段,其中第一赛段“决战熊猫王国之巅”从双桥沟景区大门到甘海子,赛程31公里,累计爬升1430米,平均坡度4.9%,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骑行线路”;第二赛段“攀登布达拉”从双桥沟景区大门到双桥沟红杉林,赛程34.3公里,累计爬升1036米,平均坡度2.6%,是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首次面向自行车爱好者全线开放。而在比赛的半年之后,又梦到了这次极为精彩的自行车比赛,故在原文的基础上扩展细节,力求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这一年中最难忘精彩的时刻。

交通事故

时间倒退到开赛前一周。本身打算带着朋友出来一起拉练,那一天的天气也非常不错,但是由于树木绿化带遮挡了机动车和我,导致双方互相都没有看见,我便以30+的速度从机动车左侧车门滑到引擎盖上飞了出去了五六米……而摔车后,幸亏有头盔保护,幸亏没有脑震荡,意识清醒的立刻叫朋友拍照片作为证据,而我拿出医药包给自己处理伤口,经过了一周的折腾后[伤情鉴定,后续治疗,事故判定,保险理赔,赔偿谈判],而个人已经是身心俱疲,幸亏有骑友相助,在最艰难的时候,提供了不少帮助与支持。

 

临时退赛

 

于是我在治疗等待医生的期间,发送了延期申请的邮件,并附上了伤情鉴定,心灰意冷,等待着明年再战四姑娘山公开赛……

回复信件很快收到,组委会通过了我的延期申请,也很欣慰组委会能准许通过我的请求。

斟酌与复出

 

在九月的第一个星期四,我窝在房间里,裹着纱布,喝着茉莉花茶,早晨的阳光正好照在品茗杯中,发出诱人的琥珀般透亮的光泽。而组委会此刻给参赛者交流群发来了预报;“Mountain temperatures forecast:星期六12点前晴朗,14点后下雨概率极大,星期天全天晴朗。”我于是发消息给朋友,以寻求是否恢复参赛的意见。之后又去了校医院,咨询了一下医生的意见,医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也一同咨询了核酸检测的时间。

 

最后,因为伤情,我决定放弃穿骑行服,改为药膏敷层+纱布+冲锋裤处理,又向组委会发出了恢复参赛的申请邮件,便速速前往医院去做核酸检测。

DAY1

薛定谔的核酸结果

第二天,一起床,就打开天府健康通,核酸结果却没有出来,想起前一天下午医生说:“核酸结果最晚当天12点就出来了”,我不禁担心了起来,于是便跑去核酸检查点又确认了一下我的信息。信息的确已上传,而核酸检测点告诉我;“出了一点小差错,如果今天晚上之前要用,抓紧去其他医院再去做核酸吧。”我不禁担心了起来,我万万不想因此功亏一篑,因为核酸耽误了大事啊!

 

偶遇川大车协

上完课后,我便拿着行李,便小跑着找到网约车。向金牛区出发的路途上,金芙蓉大道宽阔平坦,驰骋其中,畅快淋漓……临下车,司机也祝我:比赛顺利,玩的开心!看到戴着头盔的骑友们和赛事组的大巴,我心中不禁激动了起来……

上了大巴,惊讶间发现熟悉的摄影师就在我的后排,而我右侧对面正好坐着一位外国人,看到背包上格兰芬多的纪念品(上面的Slogan:“漫长的距离,伟大的坚持”)

令人意外的是,在大巴车上大家清一色的准备了Mips头盔和Gore-tex的冲锋衣,让我颇为惊讶,收拾完行李,速速跑到红旗连锁(成都随处可见的连锁便利店)买了点零食,毕竟,坐车要四五个小时,我午饭还没有吃呢……

 

一觉醒来,大巴已经到达了都江堰。在庙子坪大桥上,遥望着山峦间逐渐消失的雾霭,远方的广告牌写着“户外天堂四姑娘”,车辆接下来驶入隧道,我亦更加期待即与志同道合的数百人一起即将奏响的”进行曲”。

初见斯古拉

车辆在高速上疾驰,通过了都江堰的检查站,进入了中国熊猫大道,而我旁边正是和川大车协的会长,组委会特地送来了零食,我们便吃着零食,遥望随着海拔不断变化的景观,畅谈管理车协的心得。告别了阴霾的成都,阳光唤醒我们,针叶林映入眼帘,清澈又急促的溪流与湛蓝的蓝天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

 

穿过映秀—耿达隧道群,望着曾经亲自骑过的蜿蜒漫途,共同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当年在路上的所见所闻,又涌上心头,两个人一起感慨不已。

 

大巴到了邓生,一个急转弯预告着海拔的迅速爬升,不久后,就看到了从云端露出的雪山,穿越花岩子隧道,车上大家共同眺望群峰的美景。

大巴穿过漫长的巴郎山隧道,便陆陆续续看到了先前已到达四姑娘山的选手们,在适应明天的赛段,笑着向我们挥手。大家随着车辆转弯,进入了下坡路段。

在大巴转弯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惊叹声——因为,这是明天的赛道,竟然坡这么抖!明天这爬坡要多么艰难!

大巴车沿着被阔叶林包裹的峡谷,经过一小段的急下坡路段,望着山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来到了四姑娘山自行车公开赛的签到点。

穿最薄的衣,装最后的车

由于我们是最后一趟大巴车,来到四姑娘山游客中心,已经近乎夕阳时分。来到签到处,在装备检查后,进行了签到,拿到了参赛包,藏红色的包装袋充满着嘉绒藏族的特色。接下来工作人员邀请我来玩把体感游戏,我便欣然尝试。

这是一个滑雪主题的体感游戏,正好契合了冬奥主题,需要双板速降的过程中经过检查点,时间越快,赞助商的奖励就越好,我便拿到了一个锁鞋鞋套,而这个鞋套在后两天帮了我大忙!

从签到点出来,沿着溪流顺势而下,来到了四姑娘山游客中心,川西气温果然比成都市区低很多,而我是在这里唯一穿着短袖短裤的选手,幸亏天气并不太冷。我从最后的几个箱子中找到自己的快递箱,组委会特别贴心的准备了很多装车工具,于是花了半个小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组装好了我的公路车。

而在我旁边的姐姐在装锁踏的时候,误把左右锁踏装反,于是来找我帮忙。我一看锁踏标明的字母,众人发出了爆笑。我便熟练的装好车,并用充气泵给轮胎打到了标准气压。临走前,姐姐问我,这个M221编号的芯片是你的吗?我想我应该芯片在包里装着,便说不是我的。后来临走检查物料的时候,姐姐发现我的号码牌就是M221,才恍然大悟,欢乐的装车处又爆发出阵阵笑声。

最后在四姑娘山游客中心拍照后,骑着装好的车去酒店入住,来到酒店登记后,发现拼房的骑友因为疫情没有参加比赛,望着空荡荡的客房,顿时替他感到额外可惜。入住后,换好衣服和鞋子,便找到酒店旁边的餐馆,一个人吃着小面,发现是川西特色的牦牛肉,刷着微信,吃着小面,忽然一抬头,惊喜的遇到了骑货车队的骑友,之后吃完饭便回到酒店准备检查装备,准备好补给品。

跃跃欲试

拆开手提袋,信封后面写着“向山而行,和最好的朋友一起爬山!”然而我孑孓一人,又是这次四姑娘山最年轻的参赛选手,不禁扎心了起来……

打开路书,仔细揣摩了下海拔和坡比,和朋友沟通后,做出了战术安排;

1.比赛最开始的时候,千方百计跟着第二/三集团节省体力。

2.在猫鼻梁SP2后,坡度明显提升,这时候保持功率稳定输出,不看速度变化,吃能量胶。

3.在巴郎山隧道吃补给,补充水壶的水,调整节奏,注意高反。

4.在最后一个补给点,跟紧和自己实力相近的队伍,互相鼓励着冲向垭口。

清点完装备,做好清单。打开广播节目,听着音频便倦然入睡。

毕竟,明天早上要5;30起床,还是要早睡早起,背水一战!

DAY2

开端的第一杯酥油茶

早晨六点钟,简单洗漱完后,穿着锁鞋我就从酒店大堂来到了负一层的餐厅,厨师听见哒哒的锁鞋声,便从厨房里走出来问好,来到餐厅,才发现我是第一个来吃早餐的,在简单的寒暄后,我坐在桌前,听着窗外的流水声,翻着四姑娘山摄影集锦,心中略有忐忑的,记忆着今天的路书。

早餐来了!端上来的早餐颇为丰盛,小菜,清粥和鸡蛋,颇为讲究,还有酥油茶可按需畅饮。端起酥油茶,喝下的那一刹,我又神回到青海,想起那海天一色,那金灿的油菜花,引蜂与蝶共飞舞…

按照组委会的要求,因为比赛起始地点在海拔2870m的长坪沟景区入口,与3200m的四姑娘山镇有300多米的海拔落差,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会有两批骑警护送参赛选手们一起下山。

而护送起点就在四姑娘山游客中心,我们需要爬升50m的高度,来到四姑娘山游客中心广场进行集合。

兔跳七公里

 

时间到了预定时间,十几个骑警,并成几排一同出发,为我们开道。

早晨的天色还有一点阴翳,让人心中对竞赛的天气略有担心,远在山巅的垭口,会不会更为寒冷?在高原的天气,难以揣测,谁也说不定。

川西初秋的天气还是颇为寒冷,气温降到了个位数,大队伍以35+km/h的速度,在翠林的山间公路中驰骋,忽然!地上出现了三道宽25cm的沟槛,前面的骑手大喊“前面有沟槛!”紧接着,就是车手们一个个兔跳,跳过障碍,继续前行,而在旁边的居民颇为震惊的看着我们就一个个跳跃过这里,成功“降落”到双坪沟入口。

暖场签到

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来到签到现场,现场早已成为了一片欢腾的海洋,场内播放着藏族特色的音乐,签到区和维修区井然有序,大部分人按着防疫要求戴好口罩,检查保温毯,服装,头盔和个人体温,摄影师在场内也早已等候多时,不断地为选手们记录下珍贵的一刻,在参与者名字背景墙下,各位自发排队合影留念。

 

八点左右,暖场歌舞表演准时开始,我推着车到出发区,并排整齐的停放在一起,不久后,无人机升起,宣告着正式环节的开启。

第一个节目是歌曲《斯古拉神山》。“斯古拉,东方的神山;斯古拉,英雄的神山!你带给我们,吉祥平安!”随着歌曲的呼唤,在阴云的间隙间,阳光倾洒在会场上,好似神来之笔。

第二个节目是藏族踢踏舞,藏族的小伙子熟练又自信的表演,让我们切身体验到了嘉绒藏族的风情。

随后就是当地领导与赛事举办方的讲话环节,在讲话完毕后,随着出发口令的发出,龙达也飘洒向空中,似彩蝶冲天而上,随风飞舞飘向远方,祈祷着神灵保佑大家幸福平安。

 

第一赛段 冲击巴郎山B面[决战熊猫王国之巅]

SP1 高水平的竞技赛

锁踏随着清脆的“咔哒”声,比赛就此开始,晨光照耀着山谷中的我们,出发还没有两公里,平均速度就已经超过了32km/h,而这是3000+的高原啊!我的心率就已经逼近180bpm,我不得不降低功率输出,调整个人的呼吸节奏。在挣扎与“撞墙”中,随着溪流来到了四姑娘山镇,比赛道路旁的小孩子齐声一起喊着“加油”,还有很多人围观、喝彩、拍照,顿时我又充满了动力,调整好了节奏,穿过了四姑娘山镇。我注意到赛事举办方按照一定的距离,超规格的安排了消防救援人员,公安干警和救护车,为选手做足了安全保障。

 

走出四姑娘山镇,爬坡的坡度再次上升,而我的速度也掉的很快,但没有关系,只要功率稳定输出就没有问题!远眺山坡上,还有山羊在远处观望参赛的我们,向下远眺,则是欢腾的溪流,发出悦耳的声响,随着一个急转弯,猫鼻梁补给点就在前方,随着海拔的爬升,向山下的公路望去,后面的选手也在奋力迸发,随着集团之间距离逐渐拉大,四姑娘山又忽然变得有几分幽静,在山间骑行,沐浴着阳光,望着林中景色,倒是真的有几分安逸。

 

SP2 人生值得!

当我来到猫鼻梁补给点的时候,我争分夺秒的一路小跑在补给点,补充饮用水,吃能量胶,而这一刻正好被直播所记录,记者解说到;“在公路车竞赛中,适时补充能量胶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于是在吃完能量胶后,便向我提问:“请问您参赛体验怎么样?”我便喘着气回答;“非常的震撼与精彩!四姑娘山美不胜收!”之后,看到大集团即将出发,便抓紧上锁,与大集团一起爬坡,进入大集团后,才发现是成都一知名车行的车队,车队老板也认出了我,笑着说;“我看到你车上绑的能量胶就试着喊了一下,结果还真的是你!加油,你先冲鸭!”之后就超过了大集团,继续一个人爬坡,来到了巴郎山隧道前的发卡弯,凭借着一年来爬坡过弯的技术积累,一路摇车超过了好几位选手,望着四姑娘山的蓝天与翠林,我对着公路直呼;“人生值得!”

 

SP3 让我们一起吃完曲奇再出发!

经过发卡弯集群后,来到了巴郎山隧道口补给点,组委会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补给,其中曲奇饼最受选手们的欢迎,而在这里,我和之前骑过巴郎山的骑友再次相遇,我们分享着曲奇,也分享着一路的快乐。之后便成为一个小集团,向巴郎山垭口冲刺,离开了中国熊猫大道,来到了巴郎山隧道未开通修建的公路,平均坡度已逼近8%,随着海拔的提升,我喘着气,数着码表的海拔数值,计算着剩余的爬升高度,随着海拔的提升,周边已经变成了草甸景观,而消防救援人员和摄影师在寒冷中也在为我们驻守,于是我便提议小队经过他们都一起用大拇指共同点赞,于是双方互相致意,相互留下了温暖的底色。

SP4 That going you are not along

在最后一个补给点之前,有个大喇叭循环播放着;”前方30m为补给站……”到达了补给点,志愿者热情的邀请我们喝姜汤驱寒,吃香蕉补充电解质和能量。在短暂休整后,我带领着小队再次出发,离终点还有4km的时候,一个小队里的骑友有了高反,于是我放慢速度,在小队里面唱起了Phillip Phillips 的《Home》;

Hold on to me as we go,

As we roll down this unfamiliar road,

And although this wave is stringing us along,

Just know you’re not alone,

Cause I’m gonna make this place your home.

 

对着码表的数据,以1km的距离,50m的爬升高度,将剩下的路程划成一个个小部分,每到一个小阶段就报出来以激励大家。远眺山巅,还有最后两个发卡弯就来到了终点,于是奋力一搏,加快了踏频,冲向终点!第一赛段安全完赛!

终点 远眺四姑娘山

 

来到终点,等着骑友冲过终点,我便帮他拿托运的衣物,匹到他身上,遥望远方的四姑娘山,期盼着“羞涩”的幺妹峰露出真容,和大家合照后,便交付公路车给托运货车,而参赛者登上大巴,待人员坐满后,乘大巴车下山。

 

在下山的途中,遇见还在爬坡的车手,我们纷纷为他们加油,而因为比赛临时关闭的中国熊猫大道积压的车流众多,下山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来到四姑娘山游客中心,堵车的时候,很多选手在车上选择小眯一会,恢复一下体力。

 

大巴下山 苦苦等车

但是由于交通问题,我们已经到了游客中心,而运送公路车的货车卡在了下山的半路上,我只好拿出能量胶,在四姑娘山游客中心的门前台阶等待着车辆运输抵达。

 

 

错过了午餐,又只有能量胶可以吃,一时间疲倦,焦急,弥漫在取车处。我和骑友打趣的猜测,可能需要一个小时,我们的车才能运到,不如先对着四姑娘山拍个延时视频,但我们穿着锁鞋,走路颇为不便,一小步一小步的在广场拍照,偶尔刷一下选手交流群看看最新动态。

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等待,终于等来了我的公路车,与骑友告别后,便谨慎的缓慢放坡,来到了酒店休息。

躺在酒店 笑看雨过

错过了午餐后,回到酒店,和家人打完电话后,我躺在床上,已然累到了虚脱,静息心率也飚到了九十左右,还好测量的血氧值还在90%以上。我身体却觉得却异常燥热,便脱下外衣,打开手机:便是一条雷电预警的通知,心想着:马上打雷下雨了,不如去买点吃的垫垫肚子,等晚上再吃点好的,穿着Gore-Tex冲锋衣冒雨去吃饭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于是,走出酒店,沿着陡坡,来到最近的商店,买了一些干粮,又特地买了两瓶沙棘汁回酒店。喝完沙棘汁后,四姑娘山镇的天空也逐渐阴沉了起来,乌云压境四姑娘山,我便躺在床上眯了一会……醒来后发现,又是艳阳高照的一个下午!

 

此刻我的内心是:这么好的天气不去骑车,还躺在床上干什么!若不出发,太可惜了!

于是我又孑孓一人,推车下酒店,朝着猫鼻梁出发~

下午的随心骑

经过了四姑娘山游客中心,来到了车辆稀少的公路上,我于是拿着手机外放的中孝介《花》,其中有这么一段,正契合我心意;

もしもあなたの梦破れ
行き先のない 日々は暮れゆき
信じることさえできなくなれば
せめて私が 声にして
明日にたゆたう歌をうたおう

 

花のように 花のように
ただそこに咲くだけで 美しくあれ
人はみな 人はみな
大地を強く踏みしめて
それぞれの花 心に宿す

 

循环播放着歌曲,在林涧边的公路慢慢爬坡,与路边的山羊对视,与溪流共欢跃,跨过激流之上的桥梁,便看到有司机停在旁边的观景台上,在车旁吃着沙棘看着风景。

他看到我便向我打招呼求助;“这里离巴郎山隧道还有多远?”

“巴郎山隧道还有10公里吧,主要这个点下去,到邓生就天黑了,路不好走啊!等等,这沙棘味道怎么样?”

“这沙棘有点酸,其实挺好吃的,马上变天了,你也抓紧下山吧,马上变天了,别淋雨了!”

我心想,先爬到猫鼻梁观景台避避雨吧,便继续爬坡前行。又有游客问我;“我们车坏了,上面游客中心有吃的吗?”我便细致的回答后,指引着他们来到了游客中心。

云雾飘渺

 

来到猫鼻梁观景平台后,我通过遥控拍照的方式合影留念,不久乌云便又到访四姑娘山,幺妹峰又“羞涩”的躲入密云间,霎时,狂风大作,乌云压境,我便和游客们在屋檐下避风挡雨,待雨变小后,又缓慢的溜车下山,而就在这短短的5公里路上,遇到的风景,让我终生难忘。

 

原路折回,经过发卡弯后,阳光再次照耀四姑娘山,而此时天空却下着小雨,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水墨画中,我便推着车,边漫步,边记录着这珍贵的时刻。

 

随着时间变化,阳光穿透了云层,山雾缭绕,宛若仙境。

 

此刻,我停下了步伐,坐在自行车横梁上,眺望其变幻。整个山谷中,仿佛只有我和自然之间在对话,一切变得通透明了。

 

雾气逐渐褪去,我在震撼中继续下山。绕过山岭的一刹那,双彩虹就在“转角”处等待着我。

就这么猝不及防的,迎面撞到了彩虹前!

 

刚拍完双彩虹后,就有自驾的一家人,求帮忙给他们拍照,我欣然的为他们选了一个观景点,拍摄了合照,而他们也为我拍下了与双彩虹的合影。道别后,我慢慢的溜车返回到了四姑娘山游客中心,拍下了这篇文章的封面图。

 

 

四姑娘山镇中的彩虹,更为耀眼,而我经过装车处时,发现组委会的帐篷几乎都被大风吹倒,而部分物资也散落了一地,我便立刻发微信通知了情况,不久后,工作人员前来整理现场,我也尽自己微薄之力,扶起了几个帐篷,之后便来到四姑娘山镇吃晚饭。

 

在餐馆,我点了一份牛肉面,而我桌子对面就是维持今天比赛秩序的警察。我便告诉她;”很感谢你们提供了这次机会,让我们切身体验到四姑娘山的美!”她道谢后也笑着问我;“今天比赛名次怎么样?”我便打趣到“我平时训练还是比较少,肯定不能和那些高手比,今天名次刚好排进前一百名。”

 

吃完小面后,便推着车,望着夕阳下的森林,随手一拍,都可以当作壁纸。在比赛后,我便把四姑娘山拍摄的照片,制作成个人的定制明信片,在聚会的时候,分享给大家。

 

回到酒店后,我简简单单的洗了个澡,背会明天的路书后,躺在床上不久便已入睡,毕竟真的太累了……

DAY3

又是一杯酥油茶

第三天起来,稍微睡了一会懒觉,来到了负一层的餐厅,继续一个人的早餐。而根据昨天的通知,我又回到了客房,提前打包行李,为及时赶上组委会提供的大巴,节约出时间。之后,我喝着酥油茶,看着天色渐亮,享受着自我的独处时刻。

今天的赛段,是四姑娘山自行车公开赛的精髓,是无数人所赞叹的双桥沟景区,而我们这次是第一次以骑行的方式探索双桥沟景区全程。

冰冷的七公里

 

第二天的温度,比第一天低了不少,下坡的途中,即使戴着手套,手也早已冰凉。这次大家吸取第一天的经验,浩浩荡荡的下山队伍,前面有交警开道,后面有交警护送,而且相比昨天,放慢了速度。我待大集团开始下坡之后,才开始慢慢下坡,毕竟道路上的沟壑肯定还在,这次还是慢一些,不兔跳,较为妥当!于是便谨慎的在队伍后面分散下坡,来到了双桥沟景区广场。

第二赛段 双桥沟的晨曦[攀登布达拉]

 

SP1 开赛的寒冷等待

和昨天的流程一样,通过签到处,检查完装备后,进入了等候区,而双桥沟处于峡谷之间,又有雪山融水的溪流穿过峡谷,寒意自然更胜昨日。

 

于是我和昨天的骑友,在寒冷中聊天,拉伸,跺脚,维持身体温度,避免还未出发就已失温的窘况。

而今天的海拔爬升情况是先陡坡,后起伏。所以我在比赛刚开始的阶段,先热身,再投入到爬坡中。但没想到的是,刚开始后的五分钟后,在峡谷之中,我还是轻度失温了,尽管戴着手套,但是双手还是逐渐开始颤抖,麻木了起来。幸亏,我计算着到第一个补给点的距离还有2公里多,于是便自我激励自己,再加把劲到补给点,先调整好再上路。

 

骑行到了第一个补给点的时候,我直奔着热姜汤,连着喝了三杯,之后又补充了一些糖分,待恢复了之后,待志愿者确定恢复了之后,再开始继续比赛。穿过落叶林后,阳光总算通过树林洒到了公路上,阳光照在身上,又喝了姜汤,寒意总算被驱散,而此时遇见了第一天和之喜在比赛中合照的骑友,我们俩便在路上互相拍照,互相鼓励。

 

 

 

SP2 梦幻般的骑行体验

经过了爬升路段,进入了较为轻松的起伏路段,而我迎来了比赛中第一个下坡路段,速度直接到了40km/h以上(而我内心想着;你看?这是下坡!谁宣传的“这是一场没有下坡的比赛”?)而我在这一段,也找到了节奏,与S-works一同为大家破风。

 

 

忽然,在一霎那,我觉得我好似是在做梦,但这一切是如此的真实。蓝天,雪山,灰岩,翠林,绿草,碧水,是如此的和谐曼妙。

 

公路前方,云雾缭绕,整个峡谷充满着早晨焕发的朝气,大家便大多停下了车,共同记录下幸福的这一刻,而我,亦不例外,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进入了沟尾红杉林,我看着码表,与骑友一同冲击两个小时的目标,默念着剩余的里程,在杉树林枝干的间隙中体悟光影的变幻。忽然,在最后一个急转弯后,便已到达这次赛事的终点。志愿者指引着我们减慢速度,在志愿者前停下车,赠上哈达之后,为我戴上了奖牌。

“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束!”

“恭喜您,顺利完赛!”

终点

 

到了终点后,我和骑友共同在补给点,举起雪碧干杯,庆祝我们成功完赛,铭记着我们的友谊,在颁奖环节之前,在主舞台前合照留念,之后便将公路车交给组委会,代为运输至成都。

而我到托运物品大巴,去取自己的跑步鞋[因为四姑娘山游客中心到酒店有两公里的下坡路,锁鞋非常不方便],在大巴车上找到托运物品,穿上冲锋衣,换好跑鞋,便和骑友一起观看颁奖仪式,与大家共同分享着属于这里的快乐与回忆,冠军的香槟酒肆意的洒向我们,我们也为他们而欢呼。在颁奖仪式完毕后,便登上了下山大巴,前往四姑娘山游客中心,之后步行前往酒店,清点行李,准备乘坐赛事方提供的大巴返回成都。

争分夺秒回酒店整理行李

 

最后的两千米旅途,我一路小跑着下山前往酒店。而此刻阳光正怡人,而我却要依依不舍的离开。

 

回到酒店,老板祝贺我成功完赛。我回到房间后,抓紧清点已整理好的行李,整理好酒店客房,依依不舍的拍下了这张图片,最后到前台退卡,在大堂等待着大巴的抵达。

再别斯古拉

十五分钟后,大巴提前到达酒店门口,还没有十分钟,大巴便已满员。

 

在离开的路上,两句宣传语映入了我的心中;

“遇见阳光,就会遇见斯古拉。遇见神山,就会遇见你的心。”

穿过巴郎山隧道,我不断的吟诵着第一次爬巴郎山所吟唱的藏族歌曲《心中的雪莲》,用手机剪辑着视频,之后便在车上睡着了,被雷声醒来之后,发现都江堰在下着雷雨,旁边的乘客问我,什么时候雨才会停?我便打开云图软件,打趣的说到;“你看,这雨只在都江堰下,到成都说不定又是大晴天呢,莫得啥子事情,一会就没得了。”

由于货车被交通管制,与大巴相差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便购买了单车运送服务,便扶摇直上登地铁,顺利结束了这次比赛。

遐思 [后记]

这次比赛,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作“自助者天助之”!

在赛前发生交通事故的曲折的背景下,非常感谢在组委会的帮助下又恢复了名额,并且作为这场比赛最年轻的选手,顺利完赛,而比赛成绩也进入了前百名。我特地要感谢在这段经历中帮助我和保护四姑娘山这一片净土的每一个人。希望下一年,四姑娘山自行车公开赛在一代又一代的优化下,打造成国际性知名顶级高海拔自行车赛事! 让我们拭目以待!